2019-02-27

我国休闲农业的蝶变——基于产业视域的乡村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加向往田园生活。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是充分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充分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于把握好新时代休闲农业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之路

  休闲农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是生产力的解放。没有吃饭问题的彻底解决,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能也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更是思想的解放,各地陆续召开“敢不敢富、能不能富、让不让富、会不会富”大讨论,追求财富,也不再是“政治不正确”的事。大城市郊区的农民,迅速找到了一条新的赚钱门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大城市郊区的农民打开自家的果园,欢迎采摘,敞开自家的院子,欢迎食宿,开启了“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民房变客房”的伟大历程。

  1988年6月底,深圳市举办首届荔枝节,以“荔枝”为 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贸、文化联谊活动,共 22 万国内外来宾应邀参加,贸易成交5亿多元。也是在1988年6月,北京市大兴县举办了第一届“西瓜节”,开展了“瓜乡一日游”,通过选瓜、品瓜、评瓜活动,为游客提供了参与性活动,在吸引游客的同时,瓜农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北京和深圳,一个首都,一个特区,一南一北,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潮。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农业生产 力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和需求 大大提高、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日益增强、科技发展也催生 了多样化的农业旅游项目,人们的旅游需求更加注重临场感 和体验感,“体验”成为这个时期休闲农业的主旋律。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大城市郊区开始陆续发展都市农业。1998 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提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各地休闲农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呈现。天津市推出的“做一天渔民”活动、成都的“五朵金花”农家乐项目、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地和北京的锦绣大地现代农业园展示的现代农业育种、环境控制、无土栽培等生产过程,深受广大游客欢迎。

  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农业旅游从形式、功能、数量到范围均有大幅增长,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2004年北京市正式实施“221行动计划”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被正式列为重点发展的四种农业之一。自 2005 年起,旅游部门对农业旅游经营实体进行星级认证。2006年国家旅游局的年度主题为“乡村旅游年”。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多功能的理论,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获得了理论支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0年7月5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1年,农业部印发《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休闲农业投资、消费均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类型模式异彩纷呈、综合效益显著提高。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10.5亿人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28亿人次,实现收入7400亿元,创造农民就业岗位1100万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休闲农业的理论研究之路

  在能够查到的文献资料中显示,国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始于1984年前后一些农业刊物对台湾地区观光农业的零星介绍。而作为一个地区的农业部门,系统地研究休闲农业,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农业与农村资源区划委员会办公室)是第一家;作为一级政府,正式提出发展休闲农业,北京市也是第一家。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京郊农村经济的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都市农业特征。怎么因京郊的“地”,制京郊的“宜”?1990年,作为负责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部门,北京市农业与农村资源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市农业资源与区划》中明确提出,“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发展农业与开拓旅游事业结合,使郊区成为首都环境保护的屏障,市民休息和国内外宾客观光旅游佳地” 是北京郊区农业发展的功能之一,并且进一步划分出“大兴、房山沙地观光农业开发区”,第一次从综合农业区划的角度,拓展了农业单一的生产功能。

  1993年,“观光农业”写进了《北京市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1995年8月,卢云亭、刘军萍等著的《观光农业》一书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部观光休闲农业领域的著作。该书对观光农业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内容涉及观光农业的定义、特点、结构、作用、产生的必然性与可能性,以及北京市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条件、原则、构想和数据库的设计、实现途径等一系列课题,为政府科学引导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北京市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也开展了面向兄弟省市的培训。

  1996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正式提出北京要发展观光农业。1997年7月29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全市观光农业研讨会。1998年5月20日,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市政府农林办公室、市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委员会联合下发《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同年8月19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全市观光农业工作会议。2004年4月,大陆地区第一家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成立。京郊大地依托首都的地缘优势,领国内风气之先。

  国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也蓬勃发展。主题为“休闲农业”的文献由1990年的2篇,成长为2017年的1166篇。研究内容包括市场需求、区域布局、产业政策、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产业融合、电子商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集群、土地制度、行业标准、行业组织、技术需求、经营管理等,涵盖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形成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贯通式研究体系,也涌现了蓝海易通、壹度创意、山合水易等一批全国知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专门咨询培训机构。

三、休闲农业发展的未来之路

  历史进入到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休闲农业的发展也从快速扩张,日渐进入到竞争激烈、市场重整的时期,投入的重点已经从资源、资本的投入,转向人才、创意、科技的投入。与此同时,用地、资源环境、工商管理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2018年第1-3季度,全市观光园总收入198240.5万元,同比下降4.2%,接待人次1385.2万人次,同比减少6.5%;全市民俗旅游总收入100920.3万元,同比下降7.8%,接待人次1572.6万人次,同比减少8.7%。这样的情况,历史上还是首次,不能不令人警醒。

  放眼全国,在业界也流传着“721”的说法,即休闲农业企业七成赔钱,两成持平,只有一成赚钱。宏观报喜,微观报忧,形势不容乐观。但从行业整体发展的态势和消费市场的热度上看,中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尚处于上升阶段,远没有达到顶点。所以目前出现的拐点是短暂的,属于在提档升级和转型发展中的阵痛表现,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积极加以调整。中国大陆的休闲农业经营体同台湾地区比较起来,盈利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恰恰证明了我国休闲农业在尚没有进入成熟期,经营者对盈利的把握和认知存在许多误区,也缺乏对市场的消费细分与供需适配准备,行业管理部门的“放、管、服”也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何在日渐趋紧的政策约束下,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如何在产业融合的浪潮中,聚变出新的经营业态?如何在复杂多变的行业格局中,获得新的发展红利?如何在创新创业中不忘初心,成为以农为本的新动能?休闲农业,如何为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赋能?这是新时代提出的新问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新时代休闲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有重要的位置。发展新时代的休闲农业,必须要走深入开发农业多功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既提供有形的生态农产品,又提供无形的休闲体验产品,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创造美好生活的正路,绝不能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更不能走跑马圈地、污染环境、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的邪路。我们的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从理论到实践,必须要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做足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章,对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构,以“二次创业”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

(本文发表于《今日国土》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