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0
借力“互联网+”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上线百度地图
2015年8月19日,北京市农委、北京市旅游委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信息百度地图上线仪式。依托百度地图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及成熟的技术平台,成功开展京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信息采集工作,目前百度地图上标注的北京乡村旅游村、户、园区等已达1万余个。
近年来,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已成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2014年,全市农业观光园1301个,实现总收入24.9亿元;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863户,接待游客1914.2万人次,实现收入1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和10.4%。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户共接待游客1697.9万人次,实现收入16.4亿元。
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生产主体主要在乡村,消费群体主要在城市,如何快速有效地实现供需对接,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供需对接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渠道。北京在利用“互联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些年来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百度地图标注为“互联网+”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奠定了重要基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景点分布在全市数千个村庄,去哪儿玩、路怎么走,对很多消费者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农委充分发挥百度地图在网络地图搜索服务中的优势地位, 2014年9月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京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信息采集工作。
近一年来,市农委会同市旅游局,通过发动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各区县、乡镇的农业、旅游部门,以及村基层组织的力量,并经过数据采集、准确性核实、批量上图等环节,已将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民俗村、民俗户、休闲农业园区等相关信息标注在百度地图上。上线数据不仅包括名称、联系电话、经纬度等基础信息,还包括简介、图片、经营情况、餐饮设施、特色美食、住宿环境、团购、客户评星,以及周边美食、景点、传说典故等信息。
此次信息采集工作已实现百度地图标注的上图点5059个(其中:民俗村335个、休闲农业园区703个、民俗户4021个)。截止目前,百度地图上标注的北京乡村旅游村、户、休闲园区等数据信息1万余个。地图标注后,消费者可以通过联网搜索,了解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全貌,随时随地实现产品的对比与选择、线路的设计与优化,经营者可以利用百度平台,实现规模化的宣传营销效应,供需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远程对接。目前北京消费者每周检索量约150万次,为60%的休闲农业出行者,提供了导航服务。很多经营者反映,上图后,不仅绝大多数游客都是通过网上提供的联络方式预约食宿,接待人数也提高了5%左右。
多措并举推动“互联网+”,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初见成效
近几年,市农委还采取多种途径,利用“互联网+”,提升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一是打造主题网站,提升品牌形象。创建了北京美丽乡村、大美田园、北京乡村旅游等主题网站,通过信息发布、摄影比赛等方式,收集发布相关的图文信息。民俗村、民俗户可以在这些主题网站开辟专栏宣传。如北京美丽乡村网站,每年发布150个“美丽乡村”的各类图文信息约2万条,点击量突破285万次。30多个休闲农业园区建立了自己的主题网站,开展独具特色的品牌推介。
二是充分发挥网络社交平台作用,转变市场推介方式。200多个民俗村、500多个民俗户、900多个休闲农业园区注册了新浪微博,300多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体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直接关注人数超过1000万人。有了这些新媒体,信息推介变得更为简单,更加频繁,对推介产品、吸引客户起到了显著作用。如延庆县天葡庄园,2014年仅依靠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就吸引了4万名游客。山间别薯生态农场搭建了网络平台后,几乎不再需要市场人员推广。
三是积极利用电子商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上,已经有很多休闲农业园区的店铺;美团网、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窝窝团等网站上,采摘、农家乐在售产品信息超过3700条,今年1—7月成交额突破1200万元。有了电子商务,消费者可以查看图片和评价,比较产品和价格,并实时下单和享受优惠,从而促进了购买决策的达成;生产者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诉求及市场情况,增强竞争动力和创新能力。
四是开展互联网支付,促进便捷消费。由市农委支持和引导,北京农商银行、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主办的“凤凰乡村游,体验新农村”活动,已在郊区广泛普及,市民在京郊休闲旅游也可享受到刷卡支付等金融服务,活动已引领近5000万人次,消费超过100亿元。刷卡、微信、电子优惠券等,越来越成为商家和客户青睐的支付方式。更低廉的交易费用,更便捷的支付方式,扩大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上线下的交易规模。
五是综合集成,将“互联网+”全方位融入大型休闲会展农业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型农业活动,已意识到互联网应用对活动气氛营造、品牌塑造、营销带动的重要作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活动主题网站点击量突破300万次,相关微博微信10万余条,转发评论200多万条,覆盖人群超过2500万人次。61%的游客通过新媒体了解农业嘉年华动态,30%的游客通过手机APP、微信、电商平台等方式购买门票。刚刚举办的首届北京农园节,也创建了农园节微站、微信,推介全市休闲农业园区产品和活动。
把握机遇,全面提升“互联网+”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并提出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面对2000余万市民的强大需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是郊区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各部门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让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
下一步,市农委将在坚持和尊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引导和服务力度,全面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知识普及,让各类经营者都有意愿、有能力用好“互联网+”。
一是继续发挥百度地图平台作用。对于已上图的数据资源,及时调整、更新、完善,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大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继续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将此次未达到上图要求的民俗村、民俗户、休闲农业园区等标注到百度地图,实现主要休闲农业旅游点标注全覆盖。
二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鼓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者充分发挥网站、社交APP等的作用,以精美立体的方式发布市场信息。深化与以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合作,鼓励旅游、餐饮、电商等行业更多地参与到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来。鼓励和引导业者在生产经营的其他方面,更广泛深入地应用互联网技术。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者“互联网+”能力提升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业者对互联网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资源,建立一批“互联网+”示范单位。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主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