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北京农业的文化功能,推进休闲农业升级

文化    贾劲松    王爱玲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100097)

 

2007年党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传承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北京居民已不再满足单纯的物质消费,基本上进入了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并重的阶段。反映到农产品上,人们不仅重视其物质产品的安全和品质(商品品质、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还要求越来越丰富的非物质产品——休闲、旅游等,同时也追求它们的质量——文化品味。从而,使北京农业的文化功能正由隐型向显型演变。

 

一、农业文化的内涵

农业文化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说,本文着指重人类在农业领域中创造的理念、道德、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精神财富。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和基石,蕴藏着无可替代、无法估量、取之不尽的宝藏。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七八千年以前我国的原始农业便已相当发达。祖先近万年的农事活动,引发了以“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和以诚信、孝道、勤俭等为代表的伦理道德,推动了天文(如农历)、气候气象(如24节气)、机械、建筑以及生物、生命(中医、中药等)、生态(如农牧结合、用养结合)等诸多自然科学的进步;引发并衍生出歌曲(牧歌、渔歌、樵歌、酒歌、号子等)、戏剧、曲艺、绘画、书法、舞蹈、诗词、小说、烹饪等文学与艺术,以及以田径、射箭、武术等为代表的竞技体育和健身养生活动;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多元信仰与风俗习惯。

 

二、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的主要差异

精神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物质消费具有排他性。精神文化消费恰相反,具有共享性。

一个苹果,一杯牛奶,一个人享用了,其他人则无缘。而一个理论,一项成果,一首歌曲,一幅画等等,则是社会的共有财富,可以多人、多次反复享受。

(二)物质消费使人获得生理、心理上的满足感。精神文化消费,则在人的头脑里、心灵深处积淀下来,提升人类的素质和素养,使人性增值。概括成一句形象的话——美味食品穿肠而过,文化享受提升素质。

 

三、培育文化功能,既符合北京农业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培育文化功能,符合北京农业现代化的演进规律

1.消费需求的演变拉动农业功能的演化

2010年北京人均GDP达10626美元(汇率6.7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恩格尔系数32.1%。人们的消费观念悄然演变,已不再满足单纯的物质消费,进入了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并重阶段。对于农产品,不仅仅重视其商品品质、营养品质和绿色安全;还要求有越来越丰富的非物质产品,而且其所含的文化品味越来越高。这种消费市场导向的变化,使农业固有的文化功能,在北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逐渐由隐型演化为显型。

具有代表性的,是2006年底由市农委会同市旅游局等机构,联合举办了“红螺杯”乡村旅游商品设计大奖赛。收到的参赛作品中,有用麦秸、杂粮、豆类、羽毛、蝶翅、干花等制作的画作,也有其它多种北京民间手工艺作品,还有特色农产品的包装等,门类繁多,共992套。评出金、银、优秀奖作品分别10、20、60件套。次年,举办了获奖作品“乡之韵”拍卖会,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有关部门举办了多次相关技艺的培训班,有效地推动了郊区乡村旅游商品的设计、制作、生产和销售。

2.北京农业的文化底蕴丰厚,发掘潜力巨大

据考古,北京在7000多年前便有了农业活动。历史上虽有几次战乱,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农业;但800多年的建都史,使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并繁盛。因而,北京拥有极其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

北京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提出(2009年),北京特色农产品中,粮食类有2种、附10种,蔬菜类3种、附28种,果树类58种、附5种,花卉类13种,西瓜类1种,药用植物类6种、附18种,动物类5种,加工类7种,计100余种。其中,30余种古为贡品或者是今天的特供品。

据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2008年),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大,达150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53项,区县级96项。它们涵盖了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农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及民俗,类型与种类十分丰富。这些年来,政府、企业和民间利用各种节庆进行展演、展示,自娱自乐;与旅游业结合,则刚起步。

北京上述的这些丰富的农业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培育并强化北京农业的文化功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二)培育文化功能,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路径的必然选择

1.休闲农业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中的地位

就产业结构和业态而言,休闲农业是都市农业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全面体现了农业的生产、生态、服务和社会功能,具有突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详见下表。

2010年,北京以休闲农业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业,其收入相当于林业、渔业二产业产值之和,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13;属于本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并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同年,其接待游客达3328.5万人次,占市民在京游人数的一半多,若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出游1.7次;其高峰期从业人员数达到5.95万人,约占一产从业总人数的1/10;其从业人员人均创造毛收入4.2万元,已成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指标说明,该产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亦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以休闲农业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业,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中,及至实施世界城市战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同2005年相比(相同统计口径),接待人次翻了一番,总收入增加1.4倍,就业岗位增加4.7%,从业人员人均创收增加近1.3倍。

但是,若以世界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律衡量,北京处于第二阶段——体验、操作为主阶段(人均GDP7000—13000美元)。然而,实际进程却滞后,基本上仍停留在观光采摘为主的初级阶段。笔者在2009年全国休闲农业论坛发表的论文中所指出的五个问题,今天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十二五”期间,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有四。一是增长势头变缓,将侧重提质、升级。二是多元化,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的特点并存,但体验、操作将逐渐成为主体。三是休闲农园的类型将多样化。四是相当一部分休闲农园将多功能一体化,品牌化。

3.增加文化品位,支撑北京休闲农业的提质、升级

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形象地说,犹如一辆汽车——消费需求如同方向盘,科技、文化则是两个驱动轮。因之,增加文化品味,是休闲农业提质、升级的根本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根据休闲农业、民俗旅游在北京农业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可以认为,大力培育农业的文化功能,既符合消费市场需求与农业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也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路径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及世界城市战略的实施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发掘、传承北京农业的文化遗产,并大力创新——以平谷区桃文化为例

(一)桃文化

据考古发现,六、七千年前国人便已 食桃,栽培史也已超过3000年。桃的品种极多,按果划分,有毛桃、油桃、蟠桃、黄桃四大系列;按花型划分,有单瓣、梅花、月季、牡丹、菊五大类型;还有观赏、鲜食兼用型。自然界中,桃只有二倍体,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多倍体育种方面,已有突破。

我国桃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桃花、鲜果、枝与木,都是桃文化的载体。自古以来,桃象征着美丽、爱情、幸福、友谊(如师生)和长寿,花、果用于养生保健,枝条与树干用于驱鬼辟邪。

(二)平谷区的桃产业

平谷区现有桃园22万亩,鲜桃总产2.8亿kg,收入9.45亿元,均列北京市第一;除国内市场外,还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俄罗斯、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在全国、世界诸多博览会上,多次荣获金奖及“中华名果”、“名牌产品”等荣誉。在桃产业的带动、引领下,平谷区2010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首个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桃乡”。与此同时,通过举办国际桃花节、北京金秋采摘节等活动,休闲桃业已具相当规模。从而,桃农的收入显著增加。

(三)培育桃产业文化功能的举措

区政府敏感地注意到乡村旅游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了许多有效的举措,使桃产业的文化功能逐渐浮现。

1.大力发展桃的设施栽培,设施桃面积已达8000亩。由于鲜桃提前1-2个月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最为突出的,是夏各庄镇一桃农,亩效益高达10万元;其中一株23年生的大久保桃树,年收入竟达3.3万元,在全球果品生产上是一个创举。

2.提出“国桃”的理念,设计、开发了生日、礼品、旅游、运输等四大系列、40多种样式的包装。品牌的塑造,提升了平谷大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3.在市科委的支持下,大力开展鲜桃产后深加工高新技术的研发。目前,已取得桃酒、桃花茶、桃花精油、桃渣膳食纤维等一批技术创新成果。

4.聘请区内外艺术家,创作了京剧《大桃熟了》、大型话剧《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系列戏剧、诗歌、散文作品,举办了摄影、书画、对联等多种以桃文化为主题的比赛,丰富了平谷桃文化的内涵。

5.扶持了6家桃工艺品加工企业,开发出桃木梳、桃木剑、桃符、桃木手链、桃木坠、桃木生肖等200余种工艺品,以及“寿星”、“福娃”、“奥运标志”、“十二生肖”、“情侣”等系列桃果艺术品。从而,提高了平谷桃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四)进一步增强桃产业文化功能的思路

1.市场细分化,就其所需或所缺,推出不同的桃文化产品

要针对国内外不同消费阶层、不同消费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研制、推出针对性、个性化的产品。如,针对高消费阶层生产高端精品;利用“桃李满天下”满足教师节的需求,利用“桃花运”满足青年男女及剩男剩女的找寻佳缘需求,利用象征长寿生产“寿”字、“福”字桃;针对有车族,建设、提供生态停车场;针对学生、普通大众以及有钱缺文化的“精英”与“星”们,进行科普和文化传播,等等。

此外,也要针对不同阶层和消费群体,推出桃文化的衍生产品。如,玩具、文具、服装、服饰、手袋、箱包、工艺品、纪念品等生活用品和艺术品。

2.建设桃博物馆

在平谷区选择大桃的规模化、标准化的集中产地,规划、建设桃博物馆,对中华桃文化进行发掘、保护、传承、创新和展示、传播。以此,增强平谷桃产业的文化功能,大幅度提高平谷桃的文化附加值和科技附加值,推动桃产业的提质、升级;进一步提高其国内外知名度,争取象“提到北京,就联想到天安门”一样,说及北京农产品,脑子里就立即浮现出平谷大桃。与此同时,带动全区农业文化功能的培育,促进农业的整体现代化,并在全市、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馆内设置不同的功能厅。如

﹡生物学厅——桃生物学知识介绍

﹡品种厅——收集国内外的桃树品种,介绍、展示

﹡栽培史厅——古今中外,桃的栽培方式与技术

﹡科技厅——桃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最新科技成果,并能操作、互动,以及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易

﹡文学艺术厅——介绍中国古今有关桃的诗词(如《诗经》、《桃花源记》、《桃花庵歌》等),小说《西游记》(蟠桃会)、《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等,戏剧(如《桃花扇》),绘画、书法、摄影,音乐,歌曲,舞蹈……

﹡生活厅——介绍有关桃的观赏、食用、保鲜,养生、保健、洗浴(桃花浴)、民间习俗(如辟邪)等知识及产品(含工艺品),并介绍本区的观光休闲桃园

﹡佳缘厅——婚介

﹡影视厅

﹡展销厅

在馆外邻近处,与科研单位(如林果所)共同建设桃资源圃。

 

五、建议

(一)成立专门办公室

培育农业文化功能,是新时期、新阶段的新课题,应成立专门的办公室。从农业功能角度考虑,它宜由市农委牵头,协同发改委、旅委、科委以及文化、教育、农业、林业、财政等职能部门,对北京农业文化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培育;包括北京农业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发掘、保护、传承、创新与利用,同时对国内外农业文化进行引进、借鉴、汲取和利用。

(二)加强研究

1.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农业多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对北京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发掘、保护、传承、创新与利用的研究,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

2.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农业的关系,二者融合的途径,以达双赢的目的。

3.研究农业文化功能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关系,如何支撑休闲农业和民俗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

4.培育农业文化功能的过程中,探索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5.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包括法规、条例和制度的完善,扶持政策及资金支持。

关于农业的文化功能,笔者正在探索中。文中肯定有许多疏漏和偏见,乞盼批评、赐教。

 

2011.10.19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珂关于农业与文化的关系,《古今农业》,2011,No.1,p.1-9

2.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古今农业》,2010,No.3,p.88-98

3.胡泽学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古今农业》,2010,No.3,p.99-106

4.孙白露等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No.1,p.54-58

5.刘丽伟发达国家创意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及其价值分析,《世界农业》,2011,No.6,p.78-82

6.文化等《聚焦都市农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

7.文化关于大城市农业定位的思考——以北京为例,《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No.2,p.19-23

8.张一帆《北京:走向世界城市,农业当伴行》,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

9.王有年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6.

10.张一帆等《北京农业名特资源集萃》,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

 

作者简介

文化,1943.3出生,男,北京市人,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区域农业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化、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及农业工程咨询。通信地址: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Tel:010-51503313,E-mail:wenh0301@sina.com。

贾劲松,1960.10出生,男,北京市人,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科技文献查新,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加工等研究。通信地址: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Tel:010-51503911,E-mail:jiaxy306@sina.com。

王爱玲,女,1971年出生,河南焦作人,博士,副研究员,都市农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涉及农业发展战略、现代化、农业文化创意、可持续发展及区划、规划等领域。通信地址: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Tel:010-51503648,E-mail:ailw2000@126.com。